咨询热线:021-56030286/56030289

服务热线

021-56030286/56030289

在线咨询

工作时间 9:00-17:00

点击进入>>

协会工作简报

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简报(第5期)

发布日期:2017-08-01 00:00:00   来源:www.shsfsf.com.cn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培训
5月9日,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邀请了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顾振华会长对公司总部中层以上干部、各超市负责人100多人进行了“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的培训。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宝龙主持了会议,顾会长主要从上海市食品安全现况、“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立法背景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顾会长对当前上海市食品安全监测合格率、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病情况,并结合全国食品安全的情况对本市食品安全现状做了分析。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上海原来的“实施办法”难以适应全面落实“四个最严”、食品安全国家战略新《食品安全法》的需要,亟需制定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工作需要、体现本市特点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进一步从法治层面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提升本市食品安全水平。制定《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是推动解决本市食品安全短板问题,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现实需要。顾会长介绍了《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中的十个亮点:完善本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设置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落实生产经营各环节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管、加强网络食品经营的监管、综合治理无证经营活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风险监测与事故处置、强化社会共治与社会监督、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顾会长在报告中还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和超市的特点,提出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他的精彩报告获得与会人员热烈的掌声。
会议结束后,顾会长一行在梁宝龙副总经理等陪同下,去联华物流中心进行了现场考察。
市食安联会长走访奶业行业协会
5月10日,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顾振华会长走访了上海奶业行业协会。上海奶业行业协会成立于1984年9月,是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和民间之间的中介。下设多个分支、工作机构。
30多年来,上海奶业行业协会主办多次有影响力的国际和国内的研讨会、论坛会、峰会和展览会,这些会议和展览会的举办,相继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农业部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中国奶业协会和中国乳品工业协会以及亚太地区奶业协会也作为主办单位参与这些活动的筹备工作。尤其是承办的第二届亚太地区学生奶会议,显示了上海奶业行业协会的综合实办和精神风貌。
顾会长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19部门关于开展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食安办[2017]10号)的有关要求,与上海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朱从余就今年奶业行业协会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内容、形式进行了磋商,顾会长希望奶业协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宣传周活动方案。朱秘书长表示,抓紧时间制定宣传周活动计划,今年在宣传周期间将走进社区,把奶与奶制品的科普知识带给消费者,引导消费者正确选购、饮用奶与奶制品,确保安全,促进健康。
“食品级润滑油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讨会”在沪举办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和上海市食品学会在道达尓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于5月18日下午共同举办的“食品级润滑油在食品工业中应用”(上海)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共邀请了30余家企业50余人参加,旨在为食品企业科普食品级润滑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安全应用。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顾振华会长作为主办方,做《食品安全挑战与对策--暨食品用润滑剂安全要求》的会议报道。顾振华会长就食品安全现状以及食品用润滑油的的法律要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顾会长指出食品用润滑油属于食品相关产品,因此应该遵循食品安全工作的16字原则: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在此原则的基础上,同时也需要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进行食品以及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评估,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的各项标准,以达到在实现润滑油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控制污染的目标。
道达尔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食品食品行业经理许彬对道达尔润滑油产品的原理在会上进行了详细介绍,解决了企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润滑油使用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并且倡导大家正确使用食品级润滑油。
会议同时邀请英联川宁饮料公司维修部刘余根经理和上海布施工贸有限公司韩敏总经理就食品级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简单的给企业分享一下使用食品级润滑油的一些经验。
最后,市食品学会、市食安联和道达尔食品有限公司达成一致,希望可以尽快完善一些食品级润滑油的一些法规标准,保证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细节安全。
市食安联等单位联合举办“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论坛”
5月19日下午,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上海市食品学会和上海市肉类行业协会在上海市现代食用农产品交流促进中心的支持下,联合举办了“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论坛”,会议由市食安联的姜培珍秘书长主持。
市食安联顾振华会长报告主题“进沪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登记制度的思考”,他介绍了实行进沪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登记制度的背景,全市食用农产品总消费量2250万吨,外埠占72%,近几年上海在市场准入、食用农产品、网络食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问题,不能适应全市人民对食品安全的更高期待,因此,《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第二十二条:鼓励外埠优质安全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进沪销售。引导本市食用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超市卖场、餐饮业等食品经营企业与外埠进沪销售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实行食品安全信息对接,登记进沪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相关信息。
实行进沪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登记制度是为保证本市食品安全,由进沪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将企业的注册信息、许可信息及产品信息等食品安全信息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登记,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的具体措施。顾会长还就登记的基本要求、登记主体、登记的食品类别、登记的内容、登记机构、登记程序、登记信息的变更、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市肉类行业协会的会长、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王国祥总裁和五丰上食副总经理刘勇在大会报告中对肉类食品如何在“控制货源环节,保证猪源安全;控制生产环节,保证加工质量;严格检验检疫,保证产品安全可靠;控制物流环节,保证配送安全卫生;控制销售环节,避免二次污染”等方面的具体做法、管理经验与与会者进行了分享。同时还结合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加强行业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要求。紫燕食品总经理助理在会上介绍了气调保险在熟食品中应用的技术。
来自各食品行业协会的100多家会员单位参加了本次论坛。会后,企业还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多种问题与专家进行了互动,使与会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外埠进沪食品、食用农产品的销售,需要进行相关信息的登记。
江浙沪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研讨班在沪成功举办
受中国
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的委托,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于2017年5月22日-26日在上海举办江浙沪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研讨班。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薛斌主任到会并做开班动员。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曹莉莉处长以及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省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领导和监管干部,中国美国商会、嘉吉、百事、可口可乐、星巴克、亿滋、达能、玛氏等49个单位70余名代表参加研讨班。
研讨班通过理论授课了解了我国食品安全法治的最新发展,包括行政、刑事方面最新出台或者即将出台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进一步掌握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要点和难点。了解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进展和基本概况,更加深了对《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食品中致病菌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重点食品安全标准的理解。了解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以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交流和监测的具体做法和监管实践的应用。了解了食物中毒的特征、预防和调查,了解了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了解了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和美国现场检查的具体做法,以及美国与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方法的差异。
研讨会从食品安全监管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措施创新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交流;交流了基层食品安全综合管理的体会;交流了小餐饮治理的经验以及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数据分析对监管工作的指导意义,使与会者得到启发和借鉴。
研讨班对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生产、流通、餐饮和其他等5个方面14项政府监管和企业自身管理中碰到的困惑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对一些法律法规的认识、理解和执行达成了一些共识,也找到突破难点的思路和方法。
研讨会期间,监管部门之间、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结交为朋友,增进了相互信任、理解和友情,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市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试点项目营运情况良好
为了加强对“地沟油”治理及科学利用,本市多部门合作开展的“B20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车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进展顺利。截止今年4月,参加课题研究使用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的公交车已运行376.93万公里,环卫车累计运行1.58万公里,上海宜家家具和巴士物流公司合作使用的物流车运行了3.79万公里,公交车与环卫车油路故障与使用纯柴油相比无明显上升,营运情况良好。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的意见》对“地沟油”治理提出明确要求。上海市政府领导在听取各有关部门前阶段工作汇报时,充分肯定本市开展“餐厨废弃油脂资制生物柴油调合燃料车用”研究的课题成果。指出除公交车、环卫车要继续使用外,还要扩大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的使用范围,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开展餐厨废弃油脂收集、处置、使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建立餐厨废弃油脂的资源化应用的产业链发展进程中,要尽量走市场化道路,形成长效机制,真正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上一篇: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简报(第4期) 下一篇: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简报(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