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食安联第三次赴云南省红河州进行技术扶贫工作
为切实响应中央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展现精准扶贫创新模式,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地区技术扶贫工作,在前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推进三县特色农产品技术扶贫工作,完成了《诺玛飞鸡生产经营规范》《六春茶》系列标准及《六春茶加工技术规程》《红河县哈尼梯田红米》等标准和规范的初稿,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的制订、发布和加快推进标准的落地,提升相关农产品技术品质,拓展进入上海的市场,2020年1月5日至1月12日,由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赖树生带队、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会长顾振华、秘书长姜培珍、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所长吴晓明、科研开发部主任谢志镭、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黄立新、上海浙江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飞等9人组成的调研组赴云南省红河州蒙自、金平、绿春、红河进行第三次现场调研扶贫工作。红河州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白诚、标准化科副科长殷昆鹏、食品生产科主任科员张雄武以及长宁区援滇干部和相关县政府有关领导陪同调研座谈。
在金平县,赖树生副局长介绍了“诺玛飞鸡”企业标准制定推进情况和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顾振华会长分析了“诺玛飞鸡”市场行情与竞争力,并对金平香辛料与“味好美”的对接情况作了反馈;谢志镭主任围绕鸡的品质,就冰鲜鸡和冻鸡适应上海市场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强调了冰鲜鸡的重要意义;与会人员就冰鲜鸡的加工、冷链运输、标准制定等展开了讨论,对冰鲜鸡排酸操作进行了探讨,达成优先开发冰鲜产品的共识。
在绿春县,赖树生副局长就本次调研的目的及已开展的工作做了汇报,并对绿春茶叶研制开发中存在的诸如采摘、加工工艺、设备、包装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了提升绿春茶叶品质,打入上海市场的三个重点,即制订团体标准、提升产品品质、形成食品市场。一是要推进标准落地定稿,需要市场局给予支持与指导,在当地成立茶叶行业协会或联盟,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团体标准相关内容,争取早日发布实施,达到市场准入的条件;二是要打造统一的品牌,加强培训,改进茶叶采摘技术、加工工艺、包装品质,提升茶叶知名度;三是通过与上海茶叶老字号企业签订供销合同,促进商品市场的形成。
在红河县,赖树生副局长就本次赴现场考查的目的以及开展的工作做了汇报,并指出红米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检测的某些项目指标不稳定,经检测,其硒含量比一般大米高,但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富硒的标准,因此,产品标签上不得出现“富硒”的标识;另外,产品价格偏高,不利于红米进入市场。谢志镭高级工程师介绍了红米产品研发情况以及“梯田红米”标准相关指标,并与会人员详细、逐项介绍了该标准,经与会专家讨论认为,该标准制定落地能进一步提升红河红米生产加工的要求,有利于提升产品品质,满足进入上海市场的要求,但该团体标准的发布,需要有社会组织这个平台的支持。州市场监管局白诚副局长围绕成立红米相关的协会,推进标准制定等发表了意见;郎文浩副县长对成立相关协会、协同推进标准制定等工作现场进行了部署,充分肯定了制订“梯田红米”团体标准对引领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意义,要求相关部门按规定成立行业协会;进一步完善标准相关内容,并争取早日发布该团体标准;开展相关培训;对深入研发的产品进行市场拓展。
市食安联召开市级食品安全承检机构考核检查工作盲样疑义专家咨询会
受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监测处委托,市食安联于2019年11月23日至12月25日期间,组织4组专家对已中标的25家市级食品安全承检机构开展全覆盖的考核检查,并在2020年1月7日向各参加本次市级食品安全承检机构考核检查工作的机构反馈本次考核的结果,部分机构对本次盲样考核的结果存有疑义。
为确保本次盲样考核的公平公正,市食安联要求本次盲样的制样单位进行排查,分析数据统计过程及盲样贮运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于1月20日上午在上海市静安区宝通路466弄405室会议室召开了市级食品安全承检机构考核检查工作盲样疑义专家咨询会。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所、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海关、市食安联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参加会议。
会上,经专家组评议,一致认为本次盲样考核组织规范,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有关要求,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不同的检测方法,结果无显著差异,检测结果和评价方法符合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要求,并要求相关检测机构自行对相应检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采取预防或纠正措施。
会员单位工作动态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针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性和可能发生的危机,以沪餐(2020)发字第003号发布了“关于餐饮业要高度重视、积极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妥善处理消费服务事项的紧急通知”,特就上海餐饮业如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和妥善处理消费服务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引起的风险,按照本市卫生防疫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做好对员工的动员和培训等工作,尤其是从食材源头到餐桌服务的防控措施。
二、禁止采购野生动物、活体动物和不明来源的食品。所有食材采购都要做到源头可追溯,做好索证索票工作。
三、餐饮从业人员都要尽可能避免不当接触,包括避免:与任何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与养殖或者野生动物、生病动物接触;与生鲜市场内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等。
四、要确保员工健康上岗,做好每天晨检记录,发现有发热、感冒、咳嗽症状、呼吸道感染的,要及时就诊,暂停本岗位工作。同时,要确保岗位操作员工的手部消毒和清洁,强化“洗手”要求。
五、要强化餐饮现场的规范管理,从严把握各操作环节,对于明档操作、熟食加工的操作员工要穿着规定制服、戴好口罩和一次性食品手套上岗,及时更换口罩。要加强现场用具用品和设施场地的消毒和保洁,外送餐食的保温箱、物流车厢及物流周转用具要每天清洁消毒。特别是大型聚餐、宴会、团体用餐等就餐行为,要提供分餐和公筷公勺服务。
六、要对服务人员进行关注消费者症状的培训,尽量防控有发热、感冒、咳嗽症状、呼吸道感染的消费者进入,有条件的单位可配备红外线测温仪。
七、各单位要有针对疫情“防危机处置机制”,做到发现及时、应对妥当、处置到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期间可能发生的“消费退单”或“推迟订单”等事项,应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出发,予以妥善处理。
八、本通知中的任何事项,如有与政府法规不相一致的地方,按政府法规条例实施。
转自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
上海市现代食用农产品交流促进中心结合农业新发展、消费新升级实际,努力履职,进一步发挥社团组织作用。2020年着力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强化创新、服务理念;二是继续做实农产品展览展示工作,加强展览会策划,明确主题,充盈特色,加强招商工作及年货展会现场管理;三是努力做好本市对口帮扶工作,细化市对口帮扶措施,优化服务方式;四是做好农产品交流工作,广泛宣传全国一县一品品牌;五是继续抓好自身建设,建设学习型企业完善自身服务功能,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上半年,在市食安联、市农技协领导下,完成筹建和运营食品农产品健康产业、优质农产品流通两个专委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