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下午,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以下简称“市食安联”)会同复旦大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和上海市学校后勤学会成功承办了“2023年上海市教育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演练”任务。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市食安联会长陈祖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校后勤保卫处处长张旭、杨浦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徐志安、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会长李瑞阳等领导和杨浦区市场监管局、杨浦区疾控中心、全市各高等学校食品安全总监(分管校领导)和后勤部门负责人、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上海学校后勤协会、上海高校后勤服务公司、上海现代高校智慧后勤研究院、各区教育局和中等职业学校分管后勤领导近300人出席并观摩了演练活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市场稽查专员邱从乾应邀出席演练活动并作专家点评;演练活动由上海教育委员会学校后勤保卫处副处长毛岚主持,市教委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宣布演练开始。
市教委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在讲话中首先祝贺演练取得圆满成功,他表示,本次食品安全应急演练严格按照高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要求,从事故的报告、应急响应、调查处置、响应终止、后续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实战演练,达到了锻炼队伍提高能力的预期目的和效果,演练组织有力、部署周密、措施得力、统筹有序,通过演练相信会进一步推进教育系统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组织协调能力,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和综合素质。
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在致辞中表示,复旦大学将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多举措全力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牢牢守住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努力构建现代化餐饮保障体系,为广大师生保驾护航。
本次演练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杨浦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复旦大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市食安联承办。演练模拟了一起发生在杨浦区的A大学师生因食用了该校食堂供应的午餐引发的10多人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报告和处置过程。
演练共分六场,包括事故报告及通报、预案启动和工作部署、应急处置和分组调查、事故处置情况通报和舆情应对、应急响应终止和后续处置、总结点评。演练一开始,市教委、杨浦区市场监管局和杨浦区疾控中心接报后,迅速反应,并经区政府同意启动食品安全Ⅳ级应急响应,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开展应急处置。A大学根据高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要求,也立即成立了由副校长担任总指挥的应急处置指挥部,并由学校校长办公室、校后勤处、校医院、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等部门成立综合协调组、危害控制组、医疗救治组、公共关系组、安抚疏导组、后勤保障组等6个工作组,积极配合区食药安办成立的应急处置指挥部开展处置工作。
通过全流程的演练,有效检验了上海高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增强了各相关部门及高校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和处置能力。
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既是《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和本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也是不断完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优化综合指挥水平,提高事故处置能力和科学性,减少事故危害的需要。
邱从乾专员首先对演练成功表示祝贺!他指出,这次组织开展2023年市教委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既是市教委系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的行动,也是市教委系统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和落实2023年市食药安委重点工作的具体举措。本次演练准备充分、科目设计贴近实际,场景逼真,流程衔接流畅,检验了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指挥调度能力、检验了高校与区市场监管、区公安、区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应急协调能力和专业处置能力、检验了应急处置过程的规范程序,达到了演练预期效果。
为承办好此次演练活动,市食安联会同市教委学校后勤保卫处、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杨浦区市场监管局、区疾控中心等单位起草了演练方案和脚本,多次召开演练工作准备会议,反复进行推敲修改和现场指导,确保了此次演练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