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应对能力
---记有关食品安全研讨情况
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成立以来,开展了与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理论研究和新技术运用的交流,通过组织论坛、学术研讨会、峰会等形式,提高食品经营者应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5月份市食安联会同有关组织举办了3次相关会议,受到了会员单位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014年5月14-16日《2014食品饮料创新论坛》(FBIF2014)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内各地及欧洲的有关食品业公司、行业协会的领导和专家交流了食品业科技进展。论坛介绍了食品饮料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食品安全管理与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产品的创新。其中37位演讲嘉宾为此次论坛带来了关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食品3D打印、营销创新、研发创新、行业趋势等方面的精彩演讲。近年来,网络购物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规模将不断扩大,成为未来百姓消费的重要方式。电子商务对未来食品饮料零售领域的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第一,重塑食品饮料零售业流通格局,减少供应链环节;第二,增加创新的零售营销方式,改变与消费者的互动模式;第三,激发消费群体新需求,并带来新的商品定位与生产机会。
论坛上大家进行了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说:“风险交流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陈院士在回答关于转基因食品问题时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雀巢大中华区集团质量保证部副总裁邸雪枫报告的题目《依托风险预警平台完善乳制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他说:“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
2、5月22日《2014上海美国商会食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在上海举行,陈君石院士在大会作了《中国的主要食品卫生问题》演讲,他表示,很多被人们认为是食品安全事件的事件,其实大部分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安全问题里其实也有很多问题是不会直接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影响。但是这些事情发生之后,有的媒体对其中部分的情况放大描述报道后影响力就会扩大,对人们带来恐慌,他还表示,近几年来,国家政府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者都对食品安全做了很多努力,总而言之,食品安全的现状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越来越低,政府食品安全的公信力也是越来越低。对此,陈院士认为,最大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专家的点评代表专家的看法,媒体有媒体的报道方式,但是不能明确误导消费者,要以正视听。食品生产经营者也要努力来进行适当的宣传教育、科学宣传教育,媒体要多多了解一些真实的情况,要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性的对待当前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他也坦言,绝不是说我们没有食品安全问题,我绝对承认,由于食品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我们有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有的还很严重,也不回避。但并没有像大家所感觉到的有那么多问题,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大家想象的糟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是我们重建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但是这不是靠任何一个人,需要大家主动的投入科学的食品安全的风险交流。归纳起来,陈院士对当前中国食品安全的监管作了概括: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作了重大改革,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已经覆盖了全国各省、区、市。三、加强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前所未有。陈院士建议利用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的工作平台,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情况,将有关正确的信息告诉广大消费者。市食安联秘书长姜培珍在此次会议上作了《上海食品安全发展政策》的演讲。
3、5月28日《亚太食品科技创新峰会2014》在上海浦西洲际大酒店举行,市食药监局顾振华副局长作了关于《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的演讲,说明了中央有关改革的决定,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他说,食品首先是“产”出来的,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农业投入品,提高组织化程度。食品也是“管”出来的,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全过程监管。加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生产、流通、标准和认证、检测、法规保障、组织保障、舆论监督、消费;培育食品品牌,示范引领。还强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强化监管手段,提高执法能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诚信守法水平,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促进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市食安联秘书长姜培珍作了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的组织框架、宗旨、主要任务以及工作展望介绍;市食安联的专家王锡昌教授、马志英高级工程师分别作了《食品安全的概况》与《食品生产过程风险点快速检测与控制》的演讲。此外,市食安联的单位会员SGS、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好时食品等多个单位在大会作了食品安全相关的演讲。
简讯
1、5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修订草案重点作了以下完善:一是对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等各环节实施最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完善追溯制度。二是建立最严格的监管处罚制度。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构成犯罪的,依法严肃追究刑事责任。加重对地方政府负责人和监管人员的问责。三是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增设责任约谈、风险分级管理等要求。四是建立有奖举报和责任保险制度,发挥消费者、行业协会、媒体等监督作用,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2、日前在卫计委下达了2014年至2015年制修订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工作计划,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承担了《食用植物油厂生产卫生规范》和《糖果巧克力厂生产卫生规范》的修订工作,联合会将组织相关单位共同参加。
3、近期,本市发布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冷鲜鸡生产经营卫生规范》、《集体用餐配送膳食》、《集体用餐配送膳食生产配送卫生规范》、《预包装冷藏膳食》、《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即食食品现制现售卫生规范》6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请各相关生产单位按照标准要求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