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食安联赴欧福蛋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开展蛋品团体标准调研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以下简称市食安联)开展蛋品团体标准的研制工作。为确保标准起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8月1日-2日,市食安联顾振华会长、姜培珍秘书长等调研组一行分别前往苏州欧福蛋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福蛋业)和南通天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成公司)开展现场调研。上海莱伽传媒总经理李丁丁、项目经理宋立海陪同调研。
8月1日,调研组一行前往苏州欧福蛋业调研,韩太鑫副总裁、谢良副总裁等陪同调研组一行参观了蛋液加工、蛋品库、蛋品实验室、研发和中试车间并进行了座谈交流。8月2日,调研组一行前往南通天成公司调研,陈敏总裁、王文郁常务副总裁等陪同调研组一行参观了蛋液和壳蛋生产车间、蛋鸡养殖生态园并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调研人员与企业有关人员就保洁蛋团体标准中涉及的安全性及新鲜度指标进行了探讨,并就蛋品标准发布和贯彻实施达成共识。
聚焦中国预制菜潜力 推动安全高品质发展
市食安联成功举办“2022中国(上海)预制菜产业大会”
8月5日下午,由市食安联主办,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上海商情信息中心承办的“2022中国(上海)预制菜产业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恒悦尚品酒店成功举办。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处长项叶萍参加会议并致辞,市食安联会长顾振华、副会长陈祖尧、秘书长姜培珍等出席会议。中盐、味知香、泰森、味好美、紫燕、联豪、金枫、海狮、禾煜等预制菜龙头企业及新雅粤菜、绿波廊、沈大成、恒悦尚品、松鹤楼、广州酒家、西贝等沪上知名餐饮品牌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市食安联会长顾振华在代表主办方致辞中提出:随着我国食品产业升级换代,在产业链现代化、家用食品设备的多元化,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性需求不断提高等因素的推动下,预制菜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但是,预制菜在给消费者带来生活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食品安全隐患。市食安联将组织有关企业制订预制菜团体标准,进一步规范预制菜产供销食品安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搭建预制菜产业互通交流平台,打通餐饮品牌、食材基地到专业院校、研发机构乃至相关设备、生产企业间交流壁垒,打造具有未来巨大潜力的重点预制菜产业集群,形成有序共融、安全可靠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处长项叶萍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冷链运输和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食品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在疫情常态化及“懒人经济、宅经济”的触发下,预制菜市场炙手可热,方便、快捷、易操作的预制菜产品成为了市民餐桌上的新宠。近年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预制菜产业发展和生产安全工作,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支持下,今年5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主动牵头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市场监管局,启动制定《长三角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目的在于进一步规范预制菜食品生产企业原料验收、生产过程控制、运输和储存、标签标识等行为,通过多方共治,加强对预制菜生产行业的监督与管理,确保预制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促进长三角特色菜肴的产业化。她要求在座的企业家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提高食品安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以上海为发展坐标,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预制菜产业高质量、高标准的发展。
会上,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主任原立军发布了《2022年中国(上海)预制菜产业趋势白皮书》。
上海金山区廊下镇政府负责人、味好美、泰森食品、日冷食品、鲜多多等中外品牌企业代表分别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锦江、紫燕、耕达供应链和合煜资本等预制菜品牌企业和投资公司在会上作了嘉宾访谈。
同期举行的“2022中国(上海)预制菜”风味大赏,汇集老字号、中高端餐饮集团、酒店、潮流品牌等年度推荐预制菜。
市食安联领导就崇明苦草项目事宜赴北京咨询专家
2022年8月7日,市食安联会长顾振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仲伟鉴、上海玉海棠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海棠)副总经理宋仲雄、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谭昌恒教授等拜访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咨询崇明苦草作为食品原料的可行性。
谭昌恒教授首先介绍了苦草在崇明地区种植和食用的历史渊源,有关企业开展的大范围种植以及产品加工与开发工作。为推动崇明乡村振兴建设,拟将崇明苦草转化成食品原料,现根据国家现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在对崇明苦草样品进行毒理学安全评估工作,并对样品进行理化分析和功效(标志性)成分检测,以确保崇明苦草转化成产品的食用安全。
专家对崇明苦草提出以下建议:
1、开展崇明苦草的物种鉴定;
2、在食品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制订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玉海棠将根据专家意见加强崇明苦草的鉴定和相关研发工作;市食安联将协助制订相应标准,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市食安联召开推进《B10柴油》国标立项启动预备会
8月12日下午,市食安联协同市食药安办地沟油治理工作组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召开了推进《B10柴油》国标立项启动预备会。市食安联副会长陈祖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技术处处长陈向平、食品协调处副处长魏红勇、中石化石科院蔺建民教授、以及市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济大学、“国六B10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标准研究”项目课题成员单位、北京市容环卫协会、百胜公司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市地沟油治理工作组(市食安联)专家郑树松主持。
魏红勇副处长通报了推进B10柴油国标立项工作的相关情况。他指出,餐厨废弃油脂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事关食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编制颁布《B10柴油》国家标准,将极大地推动餐厨废弃油脂制高比例调和生物柴油的市场应用,从而实现地沟油全面的闭环消纳,同时有利于将上海地沟油治理模式推向全国,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节能减排,符合当前“双碳”的目标和中长期规划。下一步,需要围绕B10国标制定,得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司的支持;蔺建民教授介绍了准备继续递交B10柴油国标立项申请的相关情况;陈向平处长从标准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建议,该标准的立项需要充分论证,技术上是先进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安全上是有保障的;郑树松专家通报了下一步工作计划,拟在9月赴北京就标准制定和地沟油治理进行交流与调研。
最后,陈祖尧副会长作了总结讲话。他提出,标准的立项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了解先前申请立项未成功的原因,然后再继续努力,在步骤上,由市市场监管局发函至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并作沟通后,再赴北京调研。市食安联将在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在参与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努力组织做好该项工作,争取在今年将立项工作完成。
市食安联领导赴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调研
为充分发挥会员单位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作用,创新拓展战略合作方式,受市食安联会员单位伊利集团上海分公司邀请,市食安联顾振华会长、陈祖尧副会长、姜培珍秘书长、沈佳毅办公室副主任一行于8月15日至8月18日赴伊利集团总部和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调研考察。伊利集团副总裁王维、晁德文、伊利集团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王保广等陪同调研。
食安联调研考察组一行通过参观伊利智造体验中心,了解了伊利的不同明星产品及其文创周边;通过观摩宣传影片,感受到伊利集团的经营现状、未来愿景及健康谷的规划布局;通过沉浸式参观通道近距离置身生产一线,感受完全自动化的包装生产线,该流水线从奶粉的浓缩、脱水、灌装、密封到装箱、贮存堆放;乳制品的杀菌、均质、灌装、密封、吸管的粘合到装箱、贮存堆放等全流程均已实现自动化。
食安联调研考察组对伊利集团作为乳制品企业在中国的地位和贡献表示充分肯定,希望伊利能够再接再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和行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国乳制品企业的共同发展。同时,市食安联领导还与陪同调研考察的伊利集团领导和上海公司领导共同探讨了如何利用该集团上海研发创新中心的人才、品牌、产品等资源优势,在上海各区和街镇的食品药品科普站开展乳制品等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传,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民的食品安全知晓度和满意度,努力为上海各区创建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作出贡献。食安联领导表示,将发挥人才和信息集聚的优势,支持伊利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为市民提供更优质、健康安全的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市食安联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暨换届领导小组会议
8月23日下午,市食安联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了第二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暨换届领导小组会议。本次理事会应到理事53名,实到50名,实到人数超过应到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符合市食安联章程规定。市食安联会长顾振华、副会长陈祖尧、秘书长姜培珍、拟任市食安联第三届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永勤和换届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会议。市食安联监事会列席了会议。会议由市食安联会长、换届领导小组组长顾振华主持。
会议分别听取了顾振华会长通报的《换届选举工作进展情况》;陈祖尧副会长所作的《第三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以及监事长、监事候选人产生情况及名单》以及姜培珍秘书长兼换届工作小组组长所作的《关于延长市食安联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有效期的议题》。
参加会议的全体理事经审议和投票表决,一致通过了上述三项议题。8月25日起,市食安联已在市食安联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市食安联会员微信群公示《市食安联第三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以及监事长、监事候选人名单》并听取意见。